【關注乳癌】乳癌確診持續增加 香港防癌會鼓勵及早預防和篩查

特約

發布時間: 2024/10/09 21:00

最後更新: 10 小時前

分享:

分享:

臨床腫瘤科專科戴燕萍醫生表示,隨着科技進步,治療技術不斷提升,乳癌的治愈率也提高不少。

【關注癌症系列之一:乳癌】乳癌是本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亦是女性頭號癌症。直至2021年有大約5,500個新症,平均每日就有約15位女士確診;而平均每13位女士,便有1位有機會在一生之中患上乳癌。香港防癌會早前舉辦了「年年護妳:關注女性癌症——乳癌治療的新趨勢」的公開講座,主講的臨床腫瘤科專科戴燕萍醫生表示︰「雖然乳癌個案不斷增加,但隨着科技進步,治療技術不斷提升,乳癌的治愈率也提高不少,而且大部分新症發現時都屬於早期,治療成效和病人的存活率也不斷提高。」因此,大眾及早預防和定期篩查至關重要。

香港防癌會舉行「年年護你︰關注女性癌症——乳癌治療的新趨勢」講座,讓大眾了解最新乳癌治療的方案及發展。

戴燕萍醫生指出,由2001年至2021年這20年間,本港女性乳癌確診個案增加2-3倍。去年的統計數字指出於2020年每14位女士有1位患乳癌,相隔一年,已增加至每13位女士就有1位患乳癌。她表示,雖然確診數字不斷上升,但可幸是大眾對乳癌檢查的意識提高,故大部分新症發現時屬於早期第一期,約有56.5%,相對晚期的乳癌個案較少,約有9.3%,治療成效和病人的存活率也提升不少。

常見3類乳癌 HER2及三陰性乳癌最惡

乳癌發病年齡中位數為58歲,並且分為常見的3種類型:荷爾蒙型、HER2型及三陰性,戴燕萍醫生表示︰「3種類型大致可以癌細胞表面的受體種類來區分,一般荷爾蒙型的乳癌生長比較緩慢;三陰性和HER2均屬於惡性較高的乳癌,其癌細胞生長速度較快,有機會在短期內突然變大,甚至引致皮膚變紅潰爛,而且HER2或是三陰性均容易轉移到身體其他地方如腦部、淋巴、骨骼等,復發風險亦較高。」

乳癌新藥百花齊放 新突破有助控制病情

戴燕萍醫生表示,目前乳癌的治療方法已可因應病人的病情,變得更多元和個人化,當中包括涉及外科手術切除腫瘤、化療、電療、藥物治療及免疫治療等的組合。早期的乳癌患者,尤其荷爾蒙型,通常透過局部或全乳切除手術治療,配合內分泌藥物或需輔以化療以清除體內的癌細胞,以及定期做乳房造影及超聲波去跟進,確保沒有復發。至於較晚期、HER2及三陰性乳癌患者,術前可以先以化療配合標靶或免疫治療來縮小腫瘤以增加治愈率和保留乳房的機會。戴燕萍醫生又說,近年針對個別基因變化的癌症藥物愈來愈多,令乳癌治療如煙花般百花齊放,當中免疫療法及一些新的ADC藥物,可以更精準地攻擊癌細胞,而且副作用相對較少,即使是轉移性的乳癌患者,亦能有效控制病情,這些都是新的突破。

引入「混合三聯」方案 有助紓緩化療後嘔吐

對抗乳癌的過程不容易,當中面對身、心的難題,而化療引致的副作用是常見的難題之一,往往令很多患者對化療卻步。戴燕萍醫生解釋,當化療藥物攻擊癌細胞時,有機會同時破壞身體正常細胞,其中包括引起腸胃不適、嘔吐、食慾下降等常見的副作用,而嚴重的嘔吐還可能導致脫水、電解質紊亂、營養不良、焦慮、體力下降、傷口裂開、食管黏膜撕裂等。但她認為病人毋須太憂慮,因隨着治療技術不斷提升,現時已有很多預防方案能減輕化療後的副作用,例如「混合三聯」的方案有效幫助化療的病人減少嘔吐,紓緩療後的不適,而這種方案不單是私家醫院,於公立醫院也有採用,強調病人勿因過度擔心治療副作用而錯失治療的黃金時間。戴醫生又指,乳癌患者還要面對治療帶來的焦慮、不安,以及藥物支出等經費問題,因此,社區上需要繼續有更多乳癌的支援和推廣,提升大眾對乳癌的認知。

香港防癌會成立60多年來,一直積極走進社區推動防癌、抗癌和治癌工作,當中包括藥物資助、免費住院服務,為癌症患者及其家人提供各項支援,以及向公眾派發癌症教育小冊子等。香港防癌會將刊登一系列關注癌症的專題報道,介紹各種常見癌症、患癌期間經常遇到的問題、副作用以及建議,與患者及照顧者攜手走過抗癌路。

詳情可瀏覽香港防癌會網頁了解更多:www.hkacs.org.hk

香港防癌會推免費教育小冊子 助大眾認識癌症

香港防癌會特別推出多本免費教育小冊子,包括《抗癌新一章》、《對抗肺癌不可怕之治療篇》、《飲食與癌症》、《乳癌多面睇》、《化學治療副作用及護理》等等,加深公眾對癌症預防及治療的了解。

(特刊)